株洲市文章资讯

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:不同路段的光照度标准与节能平衡

2025-08-07 20:50:01 浏览次数:0
详细信息

不同路段的光照度标准与节能平衡是一个核心问题。中国现行的主要规范是《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》CJJ 45-2015(以下简称“规范”)。该规范详细规定了不同等级道路、不同区域、不同时段应达到的照明水平(主要是亮度或照度),并明确提出了节能要求。

以下是关键点解析:

一、不同路段的光照度标准(依据CJJ 45-2015)

规范主要根据道路的功能、交通流量、交通组成(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)、周边环境(商业区、居住区、工业区等)以及设计速度,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几个等级,并规定了相应的照明标准值(通常以维持平均亮度Lav (cd/m²)维持平均照度Eav (lx) 以及亮度/照度均匀度作为核心指标)。

主要道路等级与照明标准(简化概述)

快速路与主干路:

次干路:

支路:

居住区道路与人行道路:

重要概念 二、节能平衡的核心要求与方法

规范CJJ 45-2015 将节能作为强制性要求,并设定了明确的量化指标:

照明功率密度限值:

选用高效光源和灯具:

合理的照明方式与设计:

智能控制与管理:

维护与管理:

三、平衡的关键点总结 安全是底线: 任何节能措施都不能以牺牲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(驾驶员、行人、非机动车)和公共安全(犯罪预防)为代价。规范设定的最低照明标准是必须满足的硬性要求。 LPD是硬约束: 设计方案的最终LPD值必须小于等于规范规定的限值。这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节能合规的量化标准。 高效技术与智能控制是核心手段: 采用高光效LED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(分时调光、感应控制)是当前实现高标准照明与低能耗平衡的最有效途径。 精准设计是基础: 通过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,确保在满足所有照明质量指标(亮度/照度、均匀度、眩光控制、环境比)的前提下,LPD最低。 全生命周期考量: 节能不仅考虑运行能耗,还应考虑灯具寿命(减少更换频率和废弃物)、维护成本。LED的长寿命在这方面具有综合优势。 因地制宜: 根据道路的具体功能、交通特性、周边环境(亮度级别)、当地气候条件(影响维护周期)等因素灵活应用标准,在满足规范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寻求最优平衡。 结论

《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》CJJ 45-2015 通过明确的分级照明标准强制性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,为不同路段的光照度需求和节能目标提供了清晰的框架。实现平衡的核心在于:

严格遵守LPD限值。 优先采用高光效LED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(尤其是分时调光)。 进行专业、精准的照明设计优化。 实施有效的维护管理。

只有在满足最低安全照明标准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,才能实现城市道路照明在功能、安全、舒适、美观与节能环保等多重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。

相关推荐